一般情况下不上LFT,有事私信,有空会看。

【影评】一种降临,两个世界


*很久以前社团的稿子,除草发一发,写得非常差


终于有机会来谈一谈2016年我最期待的电影了。作为一个原作粉,在得知Ted Chiang这部小说即将改编为电影时,我的心情其实是很忐忑的。因为原作的结构非常特殊,而小说本身也不是一般意义上会被搬上银幕的太空歌剧或是星际战争小说。在预告片发布之后,我其实更加忐忑了。因为预告中出现了一些战争场景……而正如我所说,原作是一部与战争其实没多大关系的科幻小说。所幸,最终银幕上所呈现的也并不是一部令人失望的作品,相反,甚至吸引了一些人来读Ted Chiang的原作和其他作品。

在同一个中心故事下,电影的名字叫Arrival(《降临》),而小说叫你一生的故事(Story of Your Life),这其实已经很明显地展示出了它们侧重点的不同。电影版《降临》讲述的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外星人“七肢桶”突然造访地球的多个地方,而并无别的举动,各国政府寻求与外星人沟通,试图获知他们的目的,而语言不同成为最大的问题。于是政府寻求语言学家的帮助,女主被选中,学习了七肢桶语言,在真正理解外星语言之后,七肢桶们又突然离开了。

影片中不乏拍得很好的细节,比如女主第一次进入七肢桶飞船时,光从七肢桶所在的房间射出,而飞船中全是黑暗。画面被光与暗分割,能立刻给人一种见证到非人类文明的敬畏感。这种光影分割的朴素建筑其实不难让人想到“光之教堂”,这座安藤忠雄的经典作品带给人的敬畏和神圣之感,我想导演也是有意呈现出这样的效果吧。

电影的中心冲突是——七肢桶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七肢桶说,它们来提供“武器”。出于对七肢桶的战争威胁的恐惧,中国选择了开战。彼时已经大抵了解七肢桶语言的女主突然产生了对未来的预见,她在酒会上遇见中国的尚主席,尚主席特意向她表示感谢,感谢她使他理解七肢桶的真正目的和语言,并给了她自己的私人电话号码。而这件事情,此时还尚未发生。她突然意识到了自己应该去做的事,她拨通了那个她预见到的号码,努力解释了一切,并让尚主席相信了她。(但不得不说,女主的中文太值得吐槽,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愣是一句都没有听懂)在战争被终止在开始前之后,七肢桶离去了,仿佛它们降临之时一般没有理由。

降临并不算是一个失败的改编,甚至非常的成功,IMDb评分8.3/10,烂番茄热度94%,豆瓣评分也有7.7,也算是近年科幻改编作品中的佳作了。电影最为成功的是成功用画面展示出了原作中的七肢桶文字“七文”,成功地用水墨风格、高度对称、十分美观的七文让人们第一次感受到外星文字可能具有的魅力,也是对原作的一个成功还原。另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原作是一个非线性时间叙事的书信体小说,而电影以频繁的场景切换,大量的对白和能突出心理描写的安静画面完美地再现了原作的这一特殊结构,虽然可能会对观众的理解造成困扰,但确实是忠于原作。

但不好的地方也有很多……还记得我曾听过这么一个说法,二流的(文学)作品可能会改编出一流的电影,但一流的作品却很难变成一流的电影。载体的不同给两者之间的互相转换带来了相当的障碍,如果一个作品成为一流,那么它必然在语言、情节、立意等各个方面都做得很好,而电影成为一流的标准则又完全不同,许多在书中能呈现得很清晰的东西反而很难在电影中呈现出来。虽然《你一生的故事》到底是不是一个一流的作品我并无法给出定论,但它无疑是一个足够优秀的作品,也是一个足够特殊的作品。

它的侧重点和结构在科幻中其实都是相当新奇的。我知道,大部分人接触到的科幻都是太空歌剧,又或是时间穿越等等,当然熟悉科幻的朋友们能知道更多的侧重在具体学科下的科幻作品,但以人文学科为中心的科幻作品可谓是相当少见。而另一方面,小说有着特殊的,非线性展开又富有大量内心独白的书信体结构。说句实话,我一开始都不认为这部小说能够改编成电影。

正因如此,电影改编为了电影所特有的特质改动了不少情节。例如,原作中降临到地球上的航天器不是电影中呈现的区区十来个,而是有一百多个。而且也完全没有关于“武器”的纠结和女主预知未来得以阻止战争的情节。反而聚焦于思维方式带来的语言上的、基础学科上的巨大差异,目的论和因果论,自由意志是否真实存在的问题。

七肢桶认识世界的方式与人类全然不同,因此他们的逻辑也全然不同。在人类的世界里,量是随时间的变动而变动的,这是一种因果论的看待方式。而在七肢桶的世界里总是先有目的再有过程。这么说出来也许很难理解,人类物理的基本概念,例如速度、距离、时间、加速度等等,总是需要具体时间来测量得出。因此物体在一段时间上经过的运动,人类要使用很复杂的方法来表达。而在七肢桶物理中,总是先有一段时间,才有一切的瞬间。所以动量等概念对他们来说是最为基础的,反而人类能够以很简单的方式表达的瞬间概念,七肢桶需要以复杂的方式来呈现。这也体现在语言和行为上,七肢桶的书写语言是结构大体对称的繁复花纹,通过语标花纹的变化来表达语义的不同,他们能在极短时间内写出整个花纹,而从任何一处开始写都能呈现出一样的意思,并且只需要一样的时间。也就是说,他们的语言也是非线性理解的,从行为上,他们也是先有目的才有行为。两个七肢桶进行交谈,而他们在交谈之前就知道他们所要交谈的所有内容。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提出跟书中一样的问题,“要是七肢桶事先早已知道它们会说什么,会听到什么,为什么还要白费唇舌浪费语言?”而书中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是一个合乎情理的问题。但问题是,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也是一种行为。按照语言—行为理论,诸如‘你被逮捕了’、‘我将这艘船命名为……’、‘我保证’这些语词,其本身就是行为,仅当发出这些语词之后行为才算完成——话一出口,行为即成。对于这些行为而言,预先知道会说出什么话并没有什么关系。婚礼上人人都知道会有一句‘我现在宣布你们结为夫妻’,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主婚人说出这一句话。没有这句话,单有其他仪式是不行的。对于述行语词而言,说话就是行动。”

与人类不同,七肢桶没有自由意志的概念,也并没有被禁锢的概念。行为发生是因为它将要发生,“七肢桶意识模式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它们的行动与未来事件相合,而且在于它们的动机与未来事件的目的相统一。”女主也是通过物理上与七肢桶交流的突破而想到这些的。物理上的变分原理,正是物理上目的论的展现,而这些正好与七肢桶的语言不谋而合。

女主对七肢桶语言的了解日渐深入,甚至可以已经以七肢桶语言来思考,这也使她获得了部分的七肢桶思维方式,从此,未来对她而言是可见的。但即使可见,她也会演绎那个未来,即使她早已知道她的女儿终将因为意外死去,她仍然希望书写她的一生。

虽然很大程度上,这个故事聚焦于人文学科,但仍然被科幻迷们认为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硬科幻故事。但这种硬科幻恰好是最难在银幕上表达的那种,我很难去批评导演的改编,但不得不说,本片的电影版距离原作的高度还差得太远。这大概也是豆瓣上一些没那么好的评论的来源,“维伦纽瓦现在已经是好莱坞体制内我最欣赏的两位导演之一。可以看出他已经很努力的想把诗意赋予一个平庸、无趣、严重缺乏想象力的美式科幻剧本。这片的问题出在那种根深蒂固无可救药的美式烂俗套路,它庸俗化并且拖垮了一个不错的概念和一个导演的天赋努力。”这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导演或者小说作者的错,而是载体不同所产生的鸿沟。因此,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被本片所启发,试着去找原作来阅读吧。

这种事情也并不止在《你一生的故事》一部小说改编中发生,例如另一个故事,在电影史和文学史中都有留名的优异作品。电影《银翼杀手》和Philip K. Dick的原作小说《仿生人会梦到电子羊吗?》,我可以说当你真正看了两部作品以后,你很难认为它们其实真的是一个故事……但相同的是它们都很优秀。这种一个故事,两种展现的情况在科幻改编中其实是经常发生的。当然,这是后话了。


评论

© 秦以川 | Powered by LOFTER